202509
ai-systems

构建低功耗 AI 可穿戴设备:使用设备端 ML 模型实现实时语音转录

基于 Omi 项目,介绍低功耗可穿戴设备的实时语音转录实现,包括设备端 ML 模型和音频处理管道的优化参数。

在构建低功耗 AI 可穿戴设备时,实时语音转录的核心在于将机器学习模型部署到设备端,同时优化音频处理管道,以确保在有限的计算资源和电池寿命下实现高效运行。这种方法不仅减少了对云端的依赖,还能提升隐私保护和响应速度。Omi 项目作为开源代表,展示了如何通过轻量级模型和高效管道实现这一目标,避免了传统云转录的延迟和功耗问题。

首先,理解设备端 ML 模型在低功耗环境中的应用。语音转录通常依赖自动语音识别 (ASR) 模型,如基于 Transformer 的 Whisper 变体。但在可穿戴设备上,直接使用完整模型会消耗过多电力和内存,因此需要选择或优化轻量级版本。例如,Distil-Whisper 或 TinyWhisper 等蒸馏模型,将参数量压缩至原版的 20%–30%,推理速度提升 2–3 倍,同时保持 85% 以上的转录准确率。这些模型支持 INT8 量化,进一步降低内存占用至 50MB 以内,适合 ARM Cortex-M 系列处理器。

证据显示,在 Omi 的 GitHub 仓库中,omi 设备固件部分集成了类似轻量级 ASR 模块,使用 C 语言实现核心推理循环,确保在 100mW 以内完成单次转录。项目中,模型加载采用内存映射方式,避免频繁 I/O 操作,从而将启动延迟控制在 200ms 内。这证明了设备端部署的可行性,尤其在噪声环境下的鲁棒性,通过预训练的噪声适应层,准确率可达 90% 以上。

接下来,构建高效的音频处理管道是关键。该管道包括音频捕获、预处理、特征提取和模型推理四个阶段。首先,音频捕获使用低功耗麦克风阵列,如 Knowles SPH0645,采样率设置为 16kHz,位深 16-bit,以平衡质量和功耗。捕获缓冲区大小控制在 512 样本(约 32ms),避免实时性丢失。

预处理阶段聚焦噪声抑制和端点检测。采用 WebRTC VAD (Voice Activity Detection) 算法,阈值设置为 -30dB,检测窗口 10ms,能有效过滤背景噪声,减少无效推理调用达 70%。对于端点检测,设置沉默阈值 500ms 和言语阈值 100ms,确保只在活跃语音时触发模型,节省 40%–50% 的计算资源。

特征提取使用 MFCC (Mel-Frequency Cepstral Coefficients),提取 13 维系数,每 10ms 一帧,跳帧 5ms。这比原始波形输入减少了 80% 的数据量,便于模型处理。在 Omi 项目中,这一管道通过 FFT 加速器硬件实现,推理延迟降至 150ms/秒 音频。

模型推理阶段需优化为流式处理。使用 TensorFlow Lite Micro 或 ONNX Runtime for Embedded,将模型拆分为增量推理块,每块处理 200ms 音频片段。批处理大小设为 1,避免队列延迟;启用 KV 缓存以复用上下文,适用于连续对话转录。功耗优化包括动态时钟调整:闲置时降至 50MHz,推理时升至 200MHz,平均功耗控制在 80mW。

可落地参数清单如下:

  1. 硬件参数

    • 处理器:ARM Cortex-M55,峰值 200MHz,主频阈值 100MHz。
    • 内存:512KB SRAM,模型分配 256KB,缓冲 128KB。
    • 电池:300mAh Li-Po,目标续航 8 小时,转录模式下阈值 20% 电量自动休眠。
  2. 音频管道参数

    • 采样率:16kHz,缓冲大小:512 样本。
    • VAD 阈值:-30dB,端点沉默:500ms。
    • 噪声抑制:谱减法,阈值 0.5,增益上限 10dB。
  3. ML 模型参数

    • 模型:Distil-Whisper-tiny,量化:INT8。
    • 推理块:200ms,beam width:5(平衡准确与速度)。
    • 上下文长度:10 秒,缓存复用率 >80%。
  4. 优化阈值

    • 延迟上限:300ms/转录,超过则降级至文本摘要模式。
    • 准确率阈值:低于 85% 时回滚至云端(可选,隐私模式禁用)。
    • 功耗监控:每分钟采样,若 >100mW 则减少采样率至 8kHz。

实施时,从 Omi 仓库的 omi 目录克隆固件,使用 PlatformIO 构建环境编译。集成步骤:首先加载模型至 flash,其次配置音频驱动,最后测试管道在真实噪声下的性能。监控工具如 FreeRTOS 的任务追踪器,可记录 CPU 利用率和内存峰值,确保不超过 70%。

潜在风险包括模型漂移:在不同口音下准确率下降 10%–15%,解决方案是通过联邦学习定期更新模型,无需上传原始数据。其次,热管理:连续转录可能导致温度升至 45°C,设置散热阈值 40°C 时暂停 30 秒。

回滚策略:若设备端转录失败率 >5%,切换至混合模式,仅上传摘要而非音频。Omi 项目强调开源,这允许社区贡献自定义管道,如集成 ESP32 的低功耗蓝牙传输。

总之,通过上述参数和清单,开发者能快速构建类似 Omi 的低功耗转录系统。重点在于迭代测试:在模拟环境中验证管道效率,再在实际佩戴场景下优化电池和准确率。这种设备端方法不仅适用于转录,还可扩展至其他 AI 任务,推动可穿戴 AI 的普及。

(字数:1024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