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09
systems

PostgreSQL 18 异步 I/O 调优:使用 io_uring 优化高并发 OLTP 工作负载的吞吐量和延迟

PostgreSQL 18 引入异步 I/O 框架,通过 io_uring 实现高效 I/O 处理。本文讨论针对高并发 OLTP 场景的调优策略,包括 GUC 参数设置、内核优化和监控要点,以提升吞吐量并降低延迟。

在高并发在线事务处理(OLTP)工作负载中,PostgreSQL 数据库常常面临 I/O 瓶颈,尤其是读取操作的同步阻塞会导致 CPU 空闲和整体吞吐量下降。PostgreSQL 18 版本引入了全新的异步 I/O(AIO)框架,支持 io_uring 等高效机制,这为优化高并发场景提供了强大工具。通过合理调优,可以显著提升吞吐量并降低延迟。本文将从配置启用、参数调整、内核优化以及监控实践等方面,提供可落地的调优指南,帮助 DBA 和开发人员在 OLTP 环境中充分发挥 async I/O 的潜力。

异步 I/O 在 PostgreSQL 18 中的核心优势

传统 PostgreSQL 的 I/O 操作是同步的,每次读取请求都需要等待磁盘返回数据,这在高并发 OLTP 场景下尤为突出。例如,在处理大量小事务时,频繁的随机读取会放大 I/O 延迟,尤其是在云环境中的网络存储(如 AWS EBS)上,单次读取可能耗时数毫秒。异步 I/O 的引入允许数据库并发发出多个读取请求,而无需阻塞主进程,从而隐藏 I/O 延迟,提高 CPU 利用率。

证据显示,在读取密集型 OLTP 查询中,启用 async I/O 可将性能提升 2-3 倍。这得益于框架对顺序扫描、位图堆扫描和 VACUUM 操作的异步读取支持。对于 OLTP 工作负载,虽然当前仅限于读取(异步写入仍在开发中),但这已足以缓解查询中的 I/O 等待事件,如 IO DataFileRead,进一步提升 TPS(Transactions Per Second)。

要落地这一优势,首先需确认系统环境:PostgreSQL 18 运行在 Linux 内核 5.1+ 上,支持 io_uring 的文件系统(如 ext4 或 XFS)。如果内核版本较低,可回退到 worker 模式,但 io_uring 是推荐选择,因为它通过共享环形缓冲区最小化系统调用开销。

启用 io_uring 和 GUC 参数调优

启用 async I/O 的第一步是在 postgresql.conf 中设置 io_method 参数。该参数控制 I/O 实现方式,支持 sync(默认同步)、worker(后台工作进程)和 io_uring(内核异步接口)。对于高并发 OLTP,优先选择 io_uring:

io_method = io_uring  # 需要重启生效

接下来,调优并发相关参数。io_max_concurrency 定义每个进程的最大异步 I/O 句柄数,建议设置为 -1,让数据库基于 shared_buffers 自动计算(通常为 shared_buffers / 8KB 的值)。在 OLTP 环境中,如果 shared_buffers 为 16GB,则 io_max_concurrency ≈ 2000,但需监控内存使用,避免过度分配导致启动失败。

effective_io_concurrency 参数控制预读请求的并发度,默认 0(禁用)。对于高并发 OLTP,设置为 200-500,根据 I/O 子系统能力调整。例如,在配备 NVMe SSD 的服务器上,可设为 300 以并行化随机读取;云环境中若 IOPS 配额为 20000,则可上调至 500,提升吞吐量。

maintenance_io_concurrency 与之类似,用于维护操作如 VACUUM,在 OLTP 中可保持与 effective_io_concurrency 一致,通常 300。

合并 I/O 请求以减少开销:io_combine_limit 和 io_max_combine_limit 控制请求合并阈值,建议 256kB(约 64 个 4KB 块)。这在 OLTP 的小块随机读中特别有效,能将多个小请求合并为大块 I/O,降低内核调度负担。

io_workers 参数仅在 worker 模式下生效,控制后台进程数,OLTP 场景建议 4-8,根据 CPU 核心数调整。如果使用 io_uring,此参数无效。

完整示例配置(postgresql.conf 片段):

# I/O 配置
io_method = io_uring
io_max_concurrency = -1
effective_io_concurrency = 300
maintenance_io_concurrency = 300
io_combine_limit = 256kB
io_max_combine_limit = 256kB
shared_buffers = 8GB  # 影响 auto io_max_concurrency

重启 PostgreSQL 后,通过 pg_settings 视图验证:SELECT name, setting FROM pg_settings WHERE name LIKE 'io_%';。如果 io_method 未生效,检查内核支持:grep CONFIG_IO_URING /boot/config-$(uname -r) 应显示 y。

内核参数优化以支持 io_uring

io_uring 的性能依赖内核调优。在高并发 OLTP 中,内核默认设置可能限制队列深度或禁用功能。编辑 /etc/sysctl.conf 并应用 sysctl -p:

  • kernel.io_uring_disabled = 0:确保 io_uring 启用(某些安全配置可能禁用)。
  • vm.dirty_ratio = 10:降低脏页比例,避免写回阻塞读操作。在 OLTP 中,读多写少,此设置可优先保障读取吞吐。
  • vm.swappiness = 1:最小化交换,防止 I/O 竞争。
  • fs.nr_open = 1048576:增加文件描述符上限,支持高并发句柄。
  • 对于 io_uring 特定:通过 prlimit 或 ulimit 设置进程级 I/O 环深度,如 ulimit -n 65536。

在云环境中,如 AWS EC2,额外优化 EBS 卷:启用 io2 块类型,提供高 IOPS(至少 10000),并监控 CloudWatch 的 VolumeQueueLength < 1 以确保无队列积压。

测试调优效果:使用 pgbench 模拟 OLTP 负载(pgbench -c 100 -j 16 -T 300),比较前后 TPS 和平均延迟。预期 io_uring + 调优后,TPS 提升 30-50%,p99 延迟降低 20%。

监控和最佳实践

监控是调优的闭环。PostgreSQL 18 新增 pg_aios 系统视图,实时显示异步 I/O 状态:

SELECT pid, io_id, state, operation, length, target_desc FROM pg_aios;

关注 state(如 SUBMITTED、COMPLETED)和 result(UNKNOWN 表示 pending)。在高并发 OLTP 中,如果大量 IO 卡在 WAITING,需降低 io_max_concurrency。

扩展监控:使用 pg_stat_database 查看 blk_read_time,目标 < 10% 总执行时间。集成 Prometheus + pg_exporter,警报 I/O 等待事件 > 5%。

最佳实践清单:

  1. 基准测试:在生产-like 环境中逐步调优,从 baseline sync 模式开始,逐步启用 io_uring。
  2. 资源隔离:OLTP 集群中,专用 I/O 亲和性 CPU 核心,避免干扰。
  3. 回滚策略:如果 io_uring 导致不稳定,回退到 worker 模式(io_method = worker, io_workers = 4)。
  4. 版本兼容:确保所有从库也启用相同配置,支持逻辑复制。
  5. 云优化:在 Kubernetes 中,使用 io_uring 需挂载支持的存储类;监控 pod I/O 限额。

风险控制:io_uring 在高负载下可能引入新错误,如 EAGAIN(队列满),通过日志监控 /var/log/postgresql 中的 AioIoCompletion 事件。过度并发可能耗尽 fd(文件描述符),设置 ulimit -n 监控。

结论

通过 io_uring 和内核参数的调优,PostgreSQL 18 的 async I/O 可将高并发 OLTP 工作负载的吞吐量提升至新高度,同时显著降低延迟。上述参数和实践并非一刀切,建议结合具体硬件和负载进行迭代测试。未来版本将支持异步写入,进一步完善框架。对于当前部署,立即启用 io_uring 是提升 I/O 效率的低成本高回报路径。

(本文约 1200 字,基于 PostgreSQL 18 官方文档和基准测试经验撰写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