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用 C# 构建上下文感知桌面 AI 助手:多 LLM 与 MCP 工具集成
基于 C# 和 Avalonia 框架,开发支持多模型 LLM 及 MCP 工具的桌面 AI 助手,实现屏幕上下文感知与工作流自动化,提供配置参数与部署清单。
在桌面环境中构建一个上下文感知的 AI 助手,能够显著提升用户的生产力和交互效率。这种助手不同于传统的网页或移动端 AI 工具,它直接嵌入操作系统层面,能实时捕获屏幕内容、理解用户当前任务,并通过多模型大语言模型(LLM)提供智能响应。同时,集成 MCP(Model Context Protocol)工具,可以实现无缝的工作流自动化,例如自动填充表单、搜索相关信息或执行系统命令。本文将聚焦于使用 C# 语言和 .NET 生态构建此类助手的工程实践,强调架构设计、多 LLM 集成以及 MCP 工具的落地参数,避免泛泛而谈新闻事件,转而提供可操作的开发指南。
首先,理解核心架构。C# 作为 .NET 的首选语言,结合 Avalonia UI 框架,可以创建跨平台的桌面应用。Avalonia 支持 Windows、macOS 和 Linux,渲染引擎基于 SkiaSharp,确保高性能的 UI 响应。观点在于,这种架构允许 AI 助手以浮动窗口或热键调用的形式出现,而非占用主界面。在 Everywhere 项目中,这种设计已证明有效:助手通过全局热键(如 Ctrl+Space)激活,捕获鼠标位置下的屏幕区域作为上下文输入。证据显示,使用 .NET 9 的异步编程模型(如 Task 和 async/await),可以高效处理屏幕捕获和 API 调用,避免 UI 阻塞。具体落地参数包括:屏幕捕获使用 Windows.Graphics.Capture API(Windows 10+),分辨率限制在 1920x1080 以控制内存使用;热键注册通过 WindowsInput 库,优先级设置为 1000 以确保响应速度小于 100ms。
多 LLM 集成的关键在于抽象化 API 调用,实现模型切换而不重启应用。这不仅提高了灵活性,还能根据任务类型动态选择最佳模型,例如使用 Claude 处理复杂推理,Gemini 优化多模态输入。观点是,多模型支持能分散单点故障,并通过负载均衡提升响应质量。在 C# 中,可以使用 HttpClientFactory 创建共享的 HTTP 客户端池,支持 OpenAI、Anthropic 和 Google 等提供商。配置参数包括:API 密钥存储在加密的 appsettings.json,使用 Azure Key Vault 或本地 ProtectedData 保护;模型选择通过 JSON 配置,如 {"providers": [{"name": "openai", "model": "gpt-4o", "endpoint": "https://api.openai.com/v1/chat/completions", "maxTokens": 4096}]}。对于 MCP 工具集成,MCP 作为一种协议标准,允许 LLM 调用外部工具如 Web Search 或系统 API。证据来自项目实践:通过定义 ToolCalling 接口,C# 可以序列化工具描述为 JSON Schema,并解析 LLM 的工具调用响应。落地清单:1) 实现 ITool 接口,包含 ExecuteAsync 方法,返回 JsonResult;2) 在提示工程中注入工具描述,例如 "You have access to web_search tool: {'type': 'function', 'function': {'name': 'web_search', 'description': 'Search the web for information'}}";3) 错误处理:设置重试机制,最大 3 次,超时 30 秒,使用 Polly 库实现熔断。
上下文感知响应的实现依赖于屏幕内容提取和语义理解。观点是,直接从屏幕捕获 OCR 文本或图像描述,能让 AI 更贴合用户场景,避免手动输入的繁琐。使用 Tesseract.NET 或 Microsoft Azure Computer Vision API 进行 OCR,提取文本后注入 LLM 提示,如 "Based on the following screen context: [extracted text],answer the query: [user input]"。参数优化:OCR 区域大小设为 800x600 像素,语言模型为 'eng+chi_sim' 以支持中英混合;对于图像输入,使用 Vision API 的描述端点,温度参数 0.2 以确保准确性。MCP 工具在此发挥作用,例如在捕获代码编辑器内容时,自动调用 "code_fix" 工具生成补丁。监控要点包括:日志记录使用 Serilog,捕获 LLM 调用延迟(目标 <2s)和 OCR 准确率(>95%);性能阈值:CPU 使用 <20%,内存 <500MB,通过 PerformanceCounter 监控。
无缝工作流自动化的落地,需要设计事件驱动的管道。观点是,通过 MCP 协议的工具链,AI 可以从简单响应扩展到多步执行,如 "总结网页并邮件发送"。在 C# 中,使用 MediatR 库构建命令管道:用户查询 → 上下文提取 → LLM 推理 → 工具执行 → 结果渲染。清单:1) 定义 WorkflowStep 类,包含 Preconditions 和 Actions;2) 集成系统 API,如 SendKeys 发送键盘输入,或 Process.Start 执行命令;3) 安全控制:白名单工具列表,避免任意代码执行;4) 回滚策略:如果工具失败,fallback 到纯文本响应,并记录到数据库。引用 Everywhere 的实践:"Everywhere instantly perceives and understands anything on your screen." 这验证了管道的实时性。风险管理:隐私保护,使用沙箱隔离工具执行;限流 API 调用,每分钟 <10 次,以防滥用。
部署和维护参数同样关键。使用 MSIX 打包 Windows 安装包,支持自动更新通过 GitHub Releases。清单:1) 环境要求:.NET 9 Runtime,Windows 10+;2) 配置 UI:提供设置页面,允许用户自定义 LLM 优先级和热键;3) 测试套件:单元测试覆盖 API 集成(使用 Moq 模拟),集成测试模拟屏幕捕获;4) 监控:集成 Application Insights,追踪崩溃率 <1% 和用户满意度通过反馈按钮。扩展性考虑:未来支持 Ollama 本地模型,减少云依赖;MCP 工具插件系统,使用 NuGet 包管理。
总之,这种 C# 桌面 AI 助手的构建路径清晰、可落地。通过多 LLM 和 MCP 工具的集成,不仅实现了上下文感知,还推动了工作流自动化。开发者可从 Everywhere 开源项目起步,调整参数以适应具体需求。实际部署中,优先验证性能瓶颈,并迭代用户反馈,确保助手真正 "Everywhere"。
(正文字数约 1050 字)